尊龙体育app下载官网-被“约谈”的沃尔玛,到底错哪了?

沃尔玛被约谈的直接导火索是其单方面要求中国供应商大幅降价,以转嫁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成本。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跨国零售巨头在全球化逆流中的生存困境,更折射出中美贸易摩擦下产业链的脆弱性与重构趋势。

来源:零售眼界

沃尔玛被“约谈”怎么回事?

2025 年 3 月 11 日,中国商务部等部门对全球零售巨头沃尔玛展开约谈,缘由是其要求部分中国供应商大幅降价,试图将美国对华加征关税的成本转嫁给供应链上游企业与中国消费者。

根据多方信源披露,沃尔玛近期要求中国供应商在厨具、服装等品类中降价10%,以抵消美国政府对华商品加征的20%-61%关税。这一要求几乎等同于将全部新增关税成本转嫁给上游供应商,而中国制造企业的平均利润率普遍低于5%,接受降价意味着直接亏损。(信息来源:零售商业财经)

沃尔玛的逻辑看似简单:其核心商业模式依赖“低价+规模效应”,美国市场因通胀和消费疲软难以涨价,只能向上游施压。然而,这一行为触碰了多重红线!

根据央视网信息,这次约谈有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信息点:

——沃尔玛单方面要求中国企业降价,可能造成供应链断裂的风险,损害中美企业和美国消费者的利益。

——沃尔玛临时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有违反商业合同的可能。这样会扰乱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

——美单边加征关税伤害中美企业,中美企业应该携手共同应对。

——如果沃尔玛执意如此,那等待沃尔玛的,就不只是约谈了。

成本分担必须公平责任转嫁不可持续

中国商务部的约谈,既是对沃尔玛商业行为的警示,亦是对全球供应链规则的一次重申——成本分担必须公平,责任转嫁不可持续。

根据大洋网数据报道:作为全球采购巨头,沃尔玛每年从中国采购超90亿美元,占其全球采购总额的70%。沃尔玛长期以来为保持竞争优势采取低价采购商品的策略,其供应商的利润空间也较为微薄。据相关供应商透露,中国制造业长期以2%~10%的微薄利润率承接沃尔玛订单,在利润空间普遍不高的背景下,有些供应商降价2%—3%就已面临亏损风险。(信息来源:大洋网)

在拥有充分“议价权”的沃尔玛面前,中国供应商甚是“卑微”,或许是怀揣“有生意就做的本意”,如今却变成了变本加厉,在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之下,就连关税的成本同样成为“压榨”的一个环节,让原本疫情后生意不好做雪上加霜。

面对不公平的境遇,有的供应商可能选择妥协,但退步可能迎来的不是尊重,面对不公平,国家这一次成为了“保护伞”。

沃尔玛的困境,本质上是全球化供应链主导权转移的缩影。过去二十年,美国企业通过规模效应掌握定价权,中国则以“世界工厂”的角色支撑其低价策略。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向“价值中枢”升级,这种单边优势正在瓦解。

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

中国市场对沃尔玛的贡献持续增长:2025财年全年,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约为203亿美元(约1473亿元人民币),较2024财年的约179亿美元(约1287.33亿元人民币)有显著增长(数据来源:沃尔玛财报)。在中国消费者强劲的消费能力下,山姆会员店扩张势头强劲。

这些数据揭示了一个现实:中国不仅是供应链的“生产端”,更是不可替代的“消费端”。沃尔玛若执意将成本转嫁给中国供应商,可能同时失去成本优势与市场机会。

而此次事件的影响已远超个案范畴,对全球零售业至少释放三重信号:

——供应链韧性成为核心竞争力

疫情与贸易战的双重冲击下,企业需构建更具弹性的供应链体系。沃尔玛试图通过压价维持低价策略,却忽视了供应链断裂的风险。相比之下,或许本土化、柔性化的供应链模式更能抵御外部冲击。

——商业伦理与法律监管的双重约束

沃尔玛的降价要求暴露了跨国企业在利益驱动下的伦理失范。若企业仅以股东利益为导向,忽视供应商生存权与消费者福祉,终将反噬自身。各国监管机构对此类行为的干预(如中国反垄断法、欧盟供应链法案)正成为新常态268。

—— 贸易政策的“回旋镖效应”

美国加征关税的本意是保护本土产业,但沃尔玛的转嫁行为表明,关税成本最终由美国消费者和企业承担。从沃尔玛此次“搬石砸脚”的操作,也进一步警示企业重新审视贸易政策的实际代价。

低价不等于压榨商业环境需要公平健康

沃尔玛被约谈事件,恰似一面棱镜,折射出全球化从“效率优先”到“责任优先”的转型之痛。当低价策略遭遇伦理拷问,当规模效应碰撞公平原则,零售巨头的真正挑战不再是市场份额的争夺,而是如何在利润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

在如今国际环境不确定,低价策略横行的现状之下,不仅是沃尔玛,还有一些本土企图以“低价”提升市场占有率的企业,一味的低价或许在初始可以尝到甜头,但长此以往,只会层层压缩,我们试想当供应商未能在交易中获得利润,进一步去与生产端进行议价,生产端在“成本”上反复计较,无心创新,也无心思考消费者所需,那么最初以低价打动消费者,最终也会因此失去消费者。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是所有环节的人都能获益,才能实现共赢,推动商业健康持续发展。

国内零售企业手捧“金饭碗”要懂得如何转换成“真金白银”

国际零售巨头在动荡环境中仍需要依托中国制造维持商品流转,本土企业更应重新审视手中这把"金饭碗"的含金量——这不是简单的地理区位优势,而是经过四十年产业链进化形成的生态级竞争力。

中国零售业需要完成的,是从供应链红利享用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身份蜕变。

站在产业变迁的临界点,中国零售企业需要的不仅是利用供应链,而是重新定义供应链。然而,这个转化过程充满悖论:既要保持制造端的规模韧性,又要培育消费端的敏捷创新。

当所有的零售企业能够真正意识到、正确认知到中国供应链这个“金饭碗”的含金量,合理地、科学地将“金饭碗”转化为兜里的“真金白银”。而深究其背后的逻辑或许就藏在沃尔玛货架上那些"中国制造"商品的价签背后——那里不仅有成本数字,更应闪耀着价值创新的光芒。

结束语

贸易战没有赢家,但危机亦是转机。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全球消费者的选择、企业的责任觉醒,终将推动产业链走向更公平、更可持续的未来。这场博弈的最终答案,或许藏在一句朴素的商业真理中:

真正的竞争力,源于对每一环节价值的尊重。

z6尊龙凯时app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LongDa Foodstuff Group Co.,Ltd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尊龙工业园
电话:0535-7750668 举报联系方式:z6jlksty@jl.cn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10004414号-1
z6尊龙凯时app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LongDa Foodstuff Group Co.,Ltd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尊龙工业园 电话:0535-7750668 E-mail:z6jlksty@jl.cn 备案号/经营许可证号:鲁ICP备100044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