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体育app下载官网-一大批现制奶饮门店走红,饮品业开始流行“鲜”路子!
文:小贝
来源:餐饮O2O(ID:coffeeO2O)
2022年“鲜打鲜奶”掀起风潮,北京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首创“现烤面包+现打牛奶”模式,以“牧场直配2小时到店”和80年代复古风门店走红,带动供销向前进等品牌跟风入局。
数据显示,中国鲜奶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165亿美元增至2030年240亿美元。如今赛道全面爆发:兰熊鲜奶、Uniboba优尼波巴等品牌门店破百;三元、金河等乳业巨头跨界开店;奶茶品牌将其列为“第三品类”;自助鲜奶专门店成早餐新宠……
现制奶饮的黄金时代已开启。
2025年,“现制奶饮”依旧加速狂奔“鲜打鲜奶”最早掀起风潮大约在2022年左右 。
2022年7月,北京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于北京东四大街开设了首家以国营商店为文化基调的“鲜奶”店。
该店开创性地主打“现烤面包+现打牛奶”的新模式,着重强调“牧场直配,2小时到店”,确保了牛奶的新鲜度 。
为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情感共鸣,门店采用复古风格装修。店内布满闪耀的红星、奶白色的木门、瓷砖柜台以及搪瓷杯子等充满80年代特色的元素,瞬间将顾客拉回那个充满烟火气的旧时光。
在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的带动下,市场上迅速涌现出一批类似“现烤面包+现打牛奶”模式的品牌,比如供销向前进牛奶面包公司、九朵云、宽巷口面包牛奶供销社等 。
在它们的共同推动下,“现制奶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有数据显示,预计中国鲜奶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的165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240亿美元 。
在此背景下,“现制奶饮”这个曾经被忽视的品类,在2025年发展尤为迅猛。
1、众多奶饮品牌火力全开、加速扩张,门店数量突破百家大关
以兰熊鲜奶为例,2025年先后在山西太原、河南郑州、湖北武汉、黑龙江辽宁等地开设多家门店。
今年5月,其门店数量首次突破百家,到8月,落址门店已达180家,其中在营门店120家。郑州首店开业时营业额突破9.4万元,登顶大众点评郑州饮品热门榜TOP1。
除兰熊鲜奶外,茉酸奶旗下定位“茶饮界的任天堂”、主打鲜牛乳基底饮品的 Uniboba 优尼波巴自 2024 年 11 月成立后,在 2025 年疯狂扩张。
2025年2月,已先后在上海、杭州、宁波、武汉、金华、海口、三亚等地开出13家门店,随后又在北京、广州等地加速拓展。根据《咖门》报道,目前其门店已突破百家。
2、乳业巨头依旧跨界,开现打鲜奶店,探索新业务
早在前年,天润乳业、皇氏乳业等多家乳业巨头便相继盯上了“现打鲜奶+”的模式,而今年依旧有不少乳业巨头坚持在该模式上探索。
比如今年4月底,三元食品宣布其“北京市牛奶公司”鼓楼店正式开业。该店面积不大,不足百平方米,以白色和红色为主色调,产品和空间设计颇为讲究。
从空间设计上看,设有四大区域,分别为现打鲜奶区、茶饮制作区、零售展示区以及堂食就餐区。
产品方面,以“健康+现制”为核心,细分出鲜奶+果蔬、鲜奶+手作、奶茶、鲜奶+五谷、鲜奶+养生五大系列,更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冰淇淋、奶昔、奶皮子酸奶等经典爆款。
定价方面,按不同毫升的瓶装来定,如50mL规格售价为5.9元/瓶,500mL则售价10.9元/瓶。
奶源方面,三元食品自产自销,在供应链体系范围内主打当日配送,24小时内到店。按照三元食品的计划,今年可能要在北京新增5-6家直营门店。
而紧接着在今年6月份,金河乳业的“山下有牛”也在银川阅彩城开店,以新鲜、天然、本土为卖点,开业即引发关注。产品上,主打现打鲜奶、现制酸奶饮品、思慕雪、厚乳雪糕等,提供多规格选择。
价格上,饮品多为18-24元,鲜果思慕雪30元,雪糕10-16元,人均约16元,性价比突出。场景上,融入贺兰山岩画等地域文化符号,展示宁夏自然与文化魅力。
奶源上,宣称来自北纬38°宁夏黄金奶源带,贺兰山阻隔寒流形成的优质牧场。为打好本土基础并向全国布局,金河乳业计划先在宁夏铺设20多个店,进行模式试水与盈利探索。
3、奶茶品牌也纷纷加码奶饮赛道,将其视作“第三品类”
传统奶茶多以植脂末调配,口感甜腻且健康度欠佳。而去年到现在,不少茶饮品牌开始摒弃传统奶茶的厚重口感,以原叶茶搭配鲜牛乳,突出茶香、茶味、茶韵与鲜奶的碰撞,来探索牛乳类产品。
根据咖门《2025中国饮品行业产品报告》,在统计的产品上新中,不含茶乳制品占比15.1%,成为茶饮品牌上新的第三大品类。
除轻乳茶外,还有以“牛乳”为核心衍生出的奶茶、全法酪系列、各种花色奶、口味奶及原奶系列等。
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少品牌开始尝试用“冰奶”替代“奶茶”,以降低消费者的罪恶感。例如茶百道作为“冰奶”品类的首创者与引领者,通过“真果+真茶+真奶”的融合创新,使其“冰奶”系列成为新茶饮行业的代表性品类。
4、鲜奶专门店兴起,鲜奶+自助称不少人早餐首选
今年年初,不少小而美的烘焙店和社区奶铺为了扩充客群,吸引早餐客群,纷纷引入鲜奶打卡机,并推出“自助+现卖”模式。
像成都的新希望鲜生活烘焙店、南宁的“牧野奶炉面包牛奶商店”,以及呼和浩特的青城奶站零号店,它们均主攻早高峰的上班族等早餐客群。
通过采用“自助+现卖”模式,引入鲜奶打卡机,让消费者能够体验亲手打鲜奶的乐趣。在价格方面,这些店铺也相对亲民。
成都新希望鲜生活烘焙店推出的现烤面包搭配 24 小时鲜牛奶,或者麦片 DIY 搭配 24 小时鲜牛奶,组合价仅 9.9 元;
南宁的“牧野奶炉面包牛奶商店”,店内提供当天牧场现挤的牛奶和当天纯手工制作新鲜烘焙的面包,人均消费11元 。
凭借这样独特的模式、实惠的价格,它们在社交媒体上频频出圈,都成为了当地的新晋打卡点。
现制奶饮火了!品牌都咋靠“鲜奶”挖掘增量?从乳品巨头纷纷下场,到茶饮品牌纷纷加码,现制奶饮赛道已然热闹非凡。那么,现制奶饮品牌究竟是怎么围绕“鲜奶”挖掘增量的呢?
1、模式上,鲜奶+茶饮/烘焙/自助成为主流。
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现制奶饮”中现打鲜奶模式,最常用的两种模式为“鲜奶+茶饮”和“”鲜奶+烘焙“。
如去年12月,武汉扬子江乳业开了首家扬子江鲜奶铺,以鲜奶为核心,延伸鲜奶、酸奶、鲜奶茶、鲜奶咖啡、鲜奶冻品等鲜奶饮系列,人均消费10元,深受市场好评,
还有上述三元食品旗下的“北京市牛奶公司”更是以“鲜奶”为核心原料,上线了鲜奶+果蔬、鲜奶+手作、奶茶、鲜奶+五谷、鲜奶+养生五大系列,引发市场关注。
除了鲜奶+茶饮外,鲜奶+烘焙则更为常见。如红星前进面包牛奶公司就是主打“现烤面包+现打牛奶”模式,强调“牧场直配,2小时到店”。
还有青岛的新希望琴牌乳业,更是以此开出了麦甜鲜奶&烘焙工坊”店,除了鲜奶鲜奶外,还有现烤面包、蛋糕等产品,门店有陆续推出了了3D打印咖啡、30cm冰淇淋、鲜奶与五谷杂粮及果蔬结合的创新产品,让奶制品更有趣味性。
为了主攻早餐高峰时段,不少烘焙门店和社区奶茶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自助打鲜奶”的玩法。
如成都的“新希望鲜生活”,仅需9.9元就拥有现烤面包+24小时鲜牛奶或麦片diy+24小时鲜牛奶,其中配麦片有三种口味选择。
2、在产品打造上,诸多品牌以“新鲜、健康、创新、场景适配”为核心方向,不断突破传统品类边界。
三元食品推出“鲜奶+果蔬”“鲜奶+五谷”系列产品,将菠菜、南瓜、燕麦等融入鲜奶之中,拓宽了营养维度与口感层次;兰熊鲜奶的“满杯花青素・葡萄牛奶”“芒果益生菌酸奶”,利用新鲜水果中和奶的厚重感,同样是此类融合的成功范例。
在健康饮食趋势下,不少品牌摒弃传统奶茶的高糖配方,推出“低糖/零糖鲜奶饮”。茶百道的“冰奶”系列以“真果+真茶+真奶”为核心,借助天然果香替代部分糖分,有效降低消费者的“健康罪恶感”;兰熊鲜奶主打“0奶精、0卡糖、0植脂末”,其产品“轻卡黑巧巧”将黑巧与鲜奶结合,既保留风味又合理控制热量。
为进一步强化健康属性,部分品牌在产品中融入益生菌、胶原蛋白、膳食纤维等成分。
茉酸奶旗下Uniboba优尼波巴的“全法酪系列”,在鲜牛乳中加入法式奶酪,显著提升蛋白质含量;另有一些品牌推出“鲜奶+益生菌”组合产品,主打“助消化”功能,十分适配肠胃敏感人群。
除上述创新外,品牌还积极开发奶冻、奶糕、厚乳雪糕等产品。金河乳业“山下有牛”推出“厚乳雪糕”“奶皮子酸奶”,将鲜奶浓缩后制成固态甜品,口感绵密;
三元食品门店的“奶昔”“冰淇淋”系列,以鲜奶为基底,搭配水果碎、坚果碎,打造出“可吃的鲜奶”,丰富了消费场景与产品形态 。
3、差异方面,融合地域文化,打出“地域标签”。
如近期备受关注的“山下有牛”,以宁夏区域核心在产品构建、原料选择、门店场景上凸显“宁夏标签”。
产品方面,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北纬35°-39°之间的机牦牛乳、藏地酸奶为核心原料,研发出了现打鲜奶,金河小黄袋,宁夏鲜奶,宁夏酸奶,希腊酸奶代餐杯,蛋白思慕雪,厚乳雪糕七大系列。
门店场景,店内能看到宁夏贺兰山岩画等地方文化元素,还有展示有金河的牛奶、酸奶,塞尚的0乳糖超滤奶等。
为了进一步激发粉丝对宁夏本土的自豪感,其还在小票上印有:“山下有牛,源自宁夏;身倚黄河水,背靠贺兰山;贺兰岿然,守护了郎朗塞上江南.......”类似的诗句。
除上述品牌外,还有不少品牌也开始选择融合地域文化:打造“城市专属记忆”。金河乳业“山下有牛”以宁夏贺兰山岩画为设计元素,传递本土文化;北京三元“北京市牛奶公司”用“红星”IP唤起老北京情怀。
现制奶饮,能否靠“新花样”杀出增量?不少业内人士都在传,现制鲜奶即将是下一个风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制鲜奶显然非常契合年轻人对于健康、便捷、情绪的复合需求,而且它在市场增量方面还有诸多开发价值。
比如,不少零售品牌围绕现制鲜奶推出了许多零售产品,如海河牛奶就推出了坚果果汁味牛奶、小黄奶油皮拿铁等;盒马也将风味与可可、巧克力及玫瑰冰等融合,推出了玫瑰冰凉生牛乳、薄荷绿豆沙牛乳、可可巧克力牛乳等,均深受好评。
除了上述融合之外,很多品牌也开始在健康需求的基础上,向功能性健康方向探索,例如针对体重管理、失眠等问题,将鲜奶与益生菌、益生元等结合,开发市场增量。
更有业内人士认为,针对健康群体、熬夜人群、肠道敏感人群等,鲜奶与益生菌等结合还有很大的增量空间值得开发。
因此,从这方面来说,现制鲜奶还处于品类教育阶段,有着较大的市场增量空间,需要品牌共同做大做强。
但它想从尝鲜走向常态消费,还面临着一系列市场挑战。
一方面是供应链的限制。现制鲜奶的核心是“鲜”,其依托本地牧场,需要当天采购,所以很多茶饮品牌或乳业品牌都依托本地牧场,尚未解决地域性问题。而且,很多乳业品牌也是在扎根本地供应链优势的基础上,才试水开设门店,并未向全国市场铺开。
另一方面是食品安全隐患。在现制鲜奶赛道,食品安全是关键。由于目前相关设备的管道、储存容器等清洗难度较高,一旦清洗不到位,就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最后是设备维护和产品同质化问题。首先,鲜奶及搭配的面包等保质期较短,一旦销量出现波动,库存管理难度较大;其次,鲜奶产能有限,设备的清洗和维护成本也较高;再者,现制鲜奶产品的技术门槛较低,一旦模式成熟就容易被复制,因此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
因此,现制鲜奶市场若想做大做强,形成一个庞大的、能与奶茶等品类形成差异的第三大市场,还需要解决诸多问题:要找到成本的平衡点,要解决效率与品质的问题,还要攻克模式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