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体育app下载官网-夏日最伟大的单品,猛卷创意
文:许倩
来源:数英DIGITALING(ID:digitaling)
对于一生爱喝热水的中国人来说,冰杯是一个尚未被充分开发的领域,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潜力。据《2025中国都市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冰杯销量连续两年增速超300%,一线城市人均年消费冰杯达48杯。
去年,雪王凭1元冰杯撬动市场,抓住这一边角刚需迅速赢得年轻人青睐。
而如今的冰杯大战,已悄然打出新高度。
像伊利冰工厂、蒙牛冰+这类乳企的新副线,开始下场。
盒马、叮咚买菜、山姆等即时零售平台,也都抢着分一杯羹。有人不夸张的形容,“卖水的地方都在卖冰杯”。
与此同时,各家已不满足于普通冰杯,球冰、冰桶、调味冰……饮用场景越分越细。
那么,今年的冰杯之争,又把这门看似作陪衬的生意玩出了哪些新花样?
花式冰杯,碰出一夏天的灵感NOWWA|冰桶
冰杯何必要像冰杯,NOWWA打破常规,率先推出了750ml的吨吨冰桶。透明、可拎的造型,保留了品牌标志性的设计。
之前,就有不少用户喝完咖啡后留下这个好用的容器,冻上一半水,加入咖啡、果汁,自制饮品。
图源小红书@高雅的瓷砖萝卜
如今,官方直接帮用户省去了前面的繁琐步骤,并顺势将人们的创作热情转化为品牌的社交资产,举办冰桶DIY挑战赛。
奥乐齐|咖啡冰杯
最懂打工人的奥乐齐,机智地把阿拉比卡咖啡液冻成冰球,推出了平价的咖啡冰杯。
续命水换种打开方式瞬间变得好玩起来,带一杯上班,自由加水、加奶或其他饮料,灵活又省事。
这一设计既承接了咖啡刚需场景,也让奥乐齐以“冰”的形式拓宽了触达路径,在无声中延长了品牌的日常存在感。
冰力达|月球冰、方冰
常规冰块已经满足不了爱喝点小酒的普通人了。
不过在家又很难冻出纯透、耐融、无异味的高品质冰块。
冰力达推出了适配威士忌的月球冰和方冰,一杯里包含晶莹剔透的一大颗,堪称调酒小白的外挂神器。
想像一下,日常下班或在家聚餐时,只需从便利店捎上一杯,就能零帧起手特调喝到爽。
一块冰,不仅降低了调酒门槛,也让冰力达悄然渗透进了消费者更多饮酒时刻,成为生活仪式感的一部分。
叮咚买菜×Roslin|高原重瓣玫瑰冰冰杯
不仅卷实用,还卷健康和美貌。
叮咚买菜携手花茶品牌Roslin,推出了高原重瓣玫瑰冰冰杯。
粉粉嫩嫩一杯0糖0脂,打开有淡淡的玫瑰香气,简直是为女生量身定制。
养生茶饮和冰杯品类的碰撞,巧妙切入“轻养生”与“悦己”消费心理,不仅提升了叮咚在女性消费者中的亲和力,也为生鲜平台注入了更多关于生活美学的联想。
盒马|风味冰冰杯
盒马也不甘示弱,一口气推出4种口味的冰杯。
分别是冷萃龙井茶虎跑泉水、乳酸菌乳饮品、柠檬和冷萃咖啡。
其中,冷萃龙井茶虎跑泉水融入了在地风味,乳酸菌风味则有肠道友好属性,猎奇尝鲜的心被狠狠激起。
通过切入不同消费偏好和功能诉求,盒马不仅提升了自有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也进一步拓展了冰杯这一附属品类在平台端的引流和消费转化潜力。
大桥道×初音未来|青柠海盐冰杯
去711一趟,意外发现冰杯都出联名款了。
大桥道和初音未来联名的这款青柠海盐冰杯,采用辨识度超高的苍绿色、Q版初音冰雕,可爱得人走不动道。
图源小红书@-巧克力味乳酸菌
这款冰杯不仅自带萌点,也借助初音的圈层影响力拓宽了品牌受众,成功打入年轻人和二次元群体的消费场景。
罗森|葡萄冰杯、酷熊冰杯
喜欢罗森葡萄冰的人有福了。作为调饮届的隐藏选手,今年终于被引进成冰杯,邪修变正门。
另外,造型俏皮的“酷熊派对”也上线了。可乐味的小熊冰在饮料的沐浴中缓缓上升,视觉吸睛、口感讨喜,轻松激发分享欲。
好喝又好玩的创意冰杯,让罗森在便利店饮品里多了点不一样的记忆点。借着用户的自发分享,这也成为了带动社交传播和回购的利器。
三立方|Mahlkönig Dirty|-86℃冰杯Dirty
提到好玩和猎奇,不得不说最近永康路上排长队的这杯,“-86℃冰杯Dirty”。
这家三立方|Mahlkönig Dirty店开业不到一个月,就冲上大众点评上海咖啡热门榜Top1。
它最大的特色是,装 Dirty 的玻璃杯都提前在专业冰箱里冷冻过。超低温冰杯让奶与咖啡碰撞出奇妙口感,一口下去“冰火两重天”,喝完还能用勺子挖奶霜吃。
这个超前的冰杯,不仅让产品体验更有记忆点,也帮助品牌在精品咖啡市场中脱颖而出。
一杯冰,卷成夏日营销利器小小一杯冰,为啥各家都在卷?
一个很明显的答案是,在高度同质化的饮品市场,这是一个差异化的破局点。
先去冰杯具体的需求场景里看一眼。
越是炎热、越是即时,冰的购买冲动越强——冰杯是连接“看见就买”和“买了就用”的即时消费点。
换句话说,人们对它的需求是及时、果决、低决策成本的。也因此,冰杯能有力带动其他饮品的销量。
常见的比如,便利店会在冰柜、酒水饮料柜旁张贴自制饮品配方,推出低价换购的捆绑策略等。
饿了么连续两年举办“冰冰有礼节”,去年联合5万家零售门店和众多酒水饮料品牌,为消费者提供千万杯冰杯,仅需0.01元即可加购。据统计,这一活动让酒水饮料的销量同比增长三倍。
今年商战杀疯了的淘宝闪购,发完红包接着发“冰”,请来胡夏做夏日大使,手捧冰杯推广万千冰品送到家的平台即时服务。
美团小象超市也推出了不少冰杯套装,搭配饮品售卖。
回到冰杯本身,它作为饮品体验的“最后一公里”,本身考验着品牌对年轻人偏好的敏感度,以及呈现自身调性的能力。
比如,NOWWA 延续了品牌标志性的桶装外形,一拎在手上,年轻、活力的品牌气质就跟上了。
农夫山泉的冰杯,杯身印着极简描白的山水图案,随着有颜色饮料注入,清冽纯净的水源印象也随之浮现;
不难看出,冰杯正在进化。
过去它常被视为一种廉价、通用、可随时被替代的产品,人们买它,多是图个方便、就近应急。
如今,品牌从功能、造型、风味、包装等各个维度切入,让冰杯从饮品的附属,跃升为某种情境的主角,赋予消费者一个明确而具象的购买理由。
看下来,已发展出几个较为明显的趋势:
1、冰杯变贵了,也意味着利润空间被打开了。
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像雪王一样卷到1元。毕竟冰块的制作、运输、保存本身就有成本。
比如,前文提到的月球冰,一颗售价约8元,是普通冰杯的三倍;调味冰的价格接近饮品。价格水位线的提升,也从客观上抬高了这一品类的商业价值。
2、冰杯的使用场景更具体、更细分了。
品牌不再满足于“降温”这一泛化诉求,而是将冰杯嵌入更具体的使用情境。
冰力达的方冰、月球冰等对准了调酒场景;大桥道和初音未来联名冰杯打入二次元圈层;奥乐齐的咖啡冰杯,则锚定上班通勤等更高频的日常需求。
3、冰杯正在同步承接饮品消费的新趋势。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与成分,这种偏好也延伸到冰品选择上。
叮咚买菜联合Roslin推出的玫瑰冰0糖0卡,盒马的风味冰主打无添加香精,这些既颜值在线,又紧贴当下的饮品趋势。
社媒上,不乏冰杯DIY饮品的分享,“复刻奶茶店同款”、“万能调酒公式”、“便利店自制饮品”……看得人跃跃欲试。
这种冲动的背后,未必是因为一套操作下来能比奶茶店便宜、好喝多少。
背后更深层的驱动力,是那种“终于能自己掌控点什么”的成就感。
哪怕只是一瓶小甜水,也能通过控制冰块的多少、饮料组合的选择,调出属于自己的味道,然后忍不住不太客观地安利给别人。
与其把冰杯看作新品,不如说它是一个为用户预留发挥空间的“半成品”,因而更容易激起消费者的DIY热情和分享欲。
或许从这个角度理解,品牌抢占冰杯市场,看似是抢渠道、抢流量,也是在争取更多与消费者共创的可能。
总之,冰杯的战场正热,饮品的灵感还在升温,期待新的创意接力上场。